纳米抗体发现平台

纳米抗体发现平台

羊驼纳米抗体(VHH抗体或单域抗体)是从骆驼科动物(如羊驼、骆驼)体内天然存在的重链抗体(HCAb)中分离出的单域抗体,分子量仅约 15 kDa,是目前已知的最小功能性抗原结合单元。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在生物医药、诊断及工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


羊驼纳米抗体(VHH抗体或单域抗体)是从骆驼科动物(如羊驼、骆驼)体内天然存在的重链抗体(HCAb)中分离出的单域抗体,分子量仅约 15 kDa,是目前已知的最小功能性抗原结合单元。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在生物医药、诊断及工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

与传统抗体相比,具有以下核心优势

1. 超小尺寸与高穿透性

分子量仅15 kDa:远小于传统IgG(150 kDa)和scFv(25-30 kDa),可穿透实体瘤、血脑屏障或致密组织,适用于肿瘤靶向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。

无Fc依赖性:避免与传统Fc受体结合,减少非特异性效应(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)。

2. 高稳定性与耐极端环境

耐高温、耐酸碱:VHH抗体在高温(>80°C)、极端pH(pH 2-12)或高浓度变性剂(如尿素)中仍能保持活性,适合口服给药或工业酶固定化。

长保质期:可在4°C或常温下长期储存,降低冷链运输成本。

3. 高亲和力与特异性

结合隐蔽表位:VHH的CDR3区较长且灵活,可识别传统抗体难以触及的凹槽或裂隙表位(如病毒刺突蛋白隐藏位点)。

低交叉反应性:通过噬菌体展示精确筛选,减少与非靶标分子的结合。

4. 开发周期短与成本低

无需人源化:羊驼VHH与人源VH同源性高(>80%),可直接用于人体,避免鼠源抗体的人源化改造流程。

高效筛选平台:噬菌体文库筛选可在 2-3个月 内获得候选分子,显著快于传统杂交瘤技术(6-12个月)。

5. 多功能工程化潜力

模块化设计:可灵活构建多价抗体、抗体-药物偶联物(ADC)、CAR-T靶向结构等。

融合标签:添加His标签、荧光蛋白或放射性同位素,适配诊断与成像需求(如PET-CT示踪)。

服务流程

服务内容

序号

主要步骤

内容

周期

交付结果

1

抗原制备

1. 客户提供抗原3-5mg表达his、Fc标签抗原(可选)

2-3周

得到足够用于免疫及鉴定的抗原

2

动物免疫

免疫1-2只羊驼/免疫原

8-10周

免疫后效价大于1:100000,如果血清低于1:5000可以选择加强免疫或者终止试验

4免后取羊驼血清进行抗原ELISA检测

噬菌体展示纳米文库构建及筛选

1. 提取单核细胞RNA反转录为cDNA,巢式PCR扩增纳米抗体基因; 
2. 酶切连接构建噬菌粒载体,电转至大肠杆菌得到细菌文库,测序分析文库多样性; 
3. 辅助噬菌体侵染构建噬菌体文库

4-6周

提供至少10条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纳米抗体序列

1. 根据抗原特性选择筛选方案 
2. 根据富集度进行3-4轮筛选 
3. 挑取192个克隆进行phage-ELISA鉴定 
4. 测序得到阳性克隆序列

3

纳米抗体表达纯化

1. 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纳米抗体原核或真核表达 
2. 构建载体,优化表达条件,纯化纳米抗体 
3. 纯化抗体活性鉴定(ELISA)

2-3周

提供>0.5mg纯化抗体

4

人源化(可选)

序列分析 
germline选择 
CDR移植 
重组表达 
活性鉴定

2-3周

人源化的序列及蛋白样品(1mg/抗体)

5

文件撰写并转移

完善并转移抗体材料及序列文件报告

1周

转移相关技术报告文件(载体测序报告、纯化蛋白验证报告)

6

总周期

20-24周

文件资料